《图像、文本、记忆——摄影系的学术脉络》 - 辛宏安分享会实录(14000字)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4-09-03 16:17:05

  各位热爱摄影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在这里做一次交流。今天晚上我要讲的有三个部分:第一是关于图像,在这个部分主要是讲一下关于摄影的教育,特别是中国美术学院摄影系,它的学术理念和教育方法;我把顺序稍微调整了一下,第二个部分讲一下记忆,就是关于摄影与社会,也就是摄影如何介入现实,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推动跟改变;第三个部分文本,重点是讲一下关于当代摄影的研究,以及系统的文献梳理。

  关于第一个部分,就是关于对图像的理解这一块,我先做一下简要的介绍和说明。因为在美院这样一个氛围和体系之下,它的摄影教育,肯定还是会受到大美术的总体影响,并且是沿袭艺术学的总体方向的。以此为基础,通常情况下,这一类型的摄影教育,它是一种对整个摄影学科概念的了解、认识与学习过程。也就是说我们的摄影教育,会涵盖它所包含的各个方向。它既包括基础训练、摄影艺术理论,也包括诸多应用学科,比如报道摄影和商业摄影。其次就是注重于在实践中了解和掌握摄影媒介。

  在这个方面,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在大美院之下的摄影专业教育,其中有一个重点,就是会精心设定一系列的专题研究与实践方向。还会特别注重比如说群体协作性的练习,然后是个人专项的练习。它的核心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通过几年的训练,在对基本功把握的同时,引导同学逐渐寻找自己的一个个人方向,能让他对摄影媒介总体有一个把握。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能够去应用这样一个媒介。也就是说能够应用摄影媒介,从事一些跟摄影相关的工作,比如说媒体艺术家、报道、商业摄影师这些方向。

  这里我想通过一幅低年级同学的作品,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类似于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同学刚进来摄影系以后的情况。因为这些学习摄影的同学,通常情况下还是通过美院总体招生进来的,所以很多同学以往其实对摄影并没有基础。对于这些同学来说,刚进来的要点,就是要进行一些基础训练。在这个部分,通常情况下来说,重点是对摄影的基础语言、图像形式的把握。这块基本上我们分为三方面,一个是摄影的基本理论,然后是摄影的形式语言,还有就是通过社会实践去进行一些实际的拍摄操作与训练。

  通过这两幅作品我们可以看一下,其中第一幅作品,它的训练的重点,主要是对于比如说基本的拍摄、基本构图,还有一些基本影像语言的理解。第二幅图,就是相当于在前面拍摄的基础上,对于一些比如说摄影图像的形式语言、应用可能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掌握。因为在美院的这个环境下,就像我前面说的,它的摄影基础训练,不是说是仅仅去拍摄,拍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这个基础上,更注重的,还是对摄影作为一种图像语言,它的视觉可能性方面的理解、应用和把握。

  通常情况下来说,美院的同学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因为他们一般都是从绘画起步的,有相对扎实的美术基本功,所以对基本构图以及形式语言,往往都是非常容易上手应用。但同时这很可能也会成为大家的缺点,主要还是因为摄影这样一种图像语言,它和绘画毕竟是有很大的差异性的。因此在这方面,有时候可能会产生一点误差。但是总的来说的话,大家对于构图形式语言等等这些方面应用和把握的会非常快。这也就是我们第一个阶段的任务,其实主要还是在于基础训练。具体比如说传统的胶片、暗房操作、数字影像相关的这些摄影的语言,都是我们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训练的,这些也构成了第一个阶段的重点所在。

  然后接下来,会进入第二个阶段。通常情况下来说,第二个阶段重点,在于对摄影媒介与材料应用的熟悉和应用实践。这是因为当代摄影实践会涉及到很多的,比如说与传统关联的胶片、针孔、大画幅,还有现在通常我们广泛使用的,比如说数字影像。再然后还有和绘画关联的方面,以及其他的一些形式。

  比如三维虚拟语言的介入,还有就是类似于摄影装置等等。我刚才提到一点,就是说与美术特别是绘画之间的关联。在摄影系这里,特别是到了研究生这个阶段,这种媒介的实验和探索会体现的特别明显。此时大家的作品里面,往往会有更多的绘画以及关联语言和这种因素的介入。有些走的更远的同学,甚至会直接脱离相机展开成像实验。比如说类似无相机物影成像的制作。这些都是涉及到与不同媒介相关联的领域。重要的一点就是,只要与创作方向相关,不管是传统材料还是现在的数字这些形式,在大部分情况下,在课堂上都是鼓励大家积极去展开各种实验和探索。它的重点还是为了感受一下不同媒介、不同的材质,它们在视觉上的不同以及成像的差异性。

  就像刚才展示的同学作品中那种形式,表面看它可能还是采用传统的拍摄,只不过区别在于图像呈现材质上面会有差异。但是类似于湿版、针孔这些图像,它们虽然属于传统技法和形式,它所实现的影像画面,也往往是跟现代材料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事实上依然属于影像的范畴。但是到了与绘画的关联这一块,它又会涉及到更多的图像形式语言,有时候甚至需要在完成的摄影图像上二次绘画,或者是在胶片胶底上进行制作。都是有可能的。所有这一切,主要还是为了训练同学们对这种不同视觉性方面的认识和把握。

  这幅作品是我们去年毕业的一个同学创作的,类似的这种形式在这几年的创作中应该说也是非常常见,其实就是更多数字技术和图像语言的介入。数字影像关联技术通常我们是在二年级,就有开设的这种相关课程。这些课程的重点,是让大家能够认识、了解和把握与摄影关联的数字技术。比如说类似的基础后期软件、影像与三维,还有其他的形式。这些技术跟摄影语言结合,能够实现什么样的视觉效果。这不但包含对于基础软件的掌握,还有对于数字摄影工作流程的熟悉。最终让大家意识到当代数字摄影涉及到的,不单单是图片本身,还包含到一些基本的虚拟合成性的制作,但最终获得的,大部分时候还是以二维图像为主。

  第二个阶段里,这种对媒介材质的训练和把握,通常情况下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现在事实上还是会受到很多限制,因为传统形式,比如说湿版,还有类似的一些媒介材料,有时候它的开课准备,会涉及到繁复的材料,因此可能有时候还是有一些困难。所以在相关的这种课程开设的时候,有时候也是比较头疼和繁琐,必要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从外面去请专门的教师来进行授课。

  同时,工作室里有时候展开相关的实验,软硬件设备,像我刚才说的,会受到一些限制。所以,更多的时候还是鼓励同学们自己去探索拓展。总体来说,就是让大家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对摄影关联的媒介和材料、从古典形式到当代数字技术,都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和把握。

  完成第二阶段的训练之后,然后就开始进入到第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重点,其实是类似于小型的跟大型的这种摄影创作方面。个人创作这个部分,基本上是也是包含基本理论与概念方面,比如说个人方案与研究报告的撰写。然后另一个与此相关的,也是这个阶段训练的重点方面,就是个人如何使用这种媒介,即如何使用摄影媒介来进行观念表达,或者说个人意志、个人观点如何在图像中得到体现。我用这幅图来做一个简要的一个说明,在这个阶段,通常情况下来说,还是会有同学坚持采用直接摄影的手法。但是这个同学他采用的其实是一个类似于综合媒介的形式,即以摄影图像为主导,但同时把其他的媒介形式也应用和介入进来。

  然后最终其实做的是一个摄影装置,它所表达的,是关于个人对家庭,特别是成长记忆方面的一个总体感受。这位同学用自己的方式,采用摄影这种语言对此做了一个表现尝试。然后它里面的内容包括摄影图片、文字,以及拼贴等其他的综合形式。整体采用的是欧洲中世纪的祭坛画这种视觉语言架构,把这一切整个的融合在一起进行展示。这其实就是个人的这种意志,借助摄影图像语言所展开的体现和表达。

  这个作品是我们去年刚刚毕业的一个同学郭伽汐所创作的,她所采用的是摄影手工书的形式。这件作品摊开的话非常大,大约有五六米长。所表现的是对灵山,也就是杭州西南面的一座小山中的一个采石场。具体来说,它采用手工书这种形式,书里面内容就是模拟的典型山貌,然后是石窟、整个这样一个地理形貌形态,用自己的摄影语言把它整个的组织起来。这也意味着它是脱离固定的图像边框本身,能让这个图像跟地理形貌,通过个人的这种理解,整个把它结合起来,做成了这种“书”的形式,并且最终能够用类似于一个三维立体的方式进行呈现。

  这样的形式,就是把摄影带入的物化的实体本身来展示。再来看这幅作品,也是去年毕业的另外一个同学,王方,她所做的是一组摄影装置,名字是问题媒介。这刚好也是去年我这里带的一个毕业的同学。实际上她开始一直是准备用石膏球,但是后来因为要在暗房里面制作,很难实现暗房感光,所以,最终用了这个木头材质的球球,然后用感光材料直接在这个球上面成像。其实她是想模拟人的眼睛对外界的这种观察、观看体验所能感觉到的这种图像形式。最终一共做了大约三十多个不同的球球,每一个球上面就是模仿我们眼睛看到的,外界不同的图像。最重要这个图像都是包含透视和景深的,也就是模拟眼镜它所看到的整个儿世界的感觉。采用这样的形式,展示的是自己对这样一种媒介的实验和应用可能性的思考。

  刚才我提到,在第三个阶段,重点就是训练同学如何应用摄影媒介,表达对个人、社会的这种关注。比如说金荪雯同学的这一组作品《理想国》,这组图片非常大,它表现的是什么呢?也就是这个年龄段毕业的同学,她们在面对社会的时候,是如何用摄影媒介来进行思考的呢?这就涉及到摄影和社会之间的关联。《理想国》这组作品,是这个同学去了一趟北朝鲜,看了阿里郎的表演,当时感触非常深,因此回来后开始构思并最终制做了这个作品。简单来说,就是对于社会集体主义的一个表达,采用的是“蜂巢”这样一个概念,每一个个体在蜂巢中都是占据的一个极小的一个“巢穴”局部。

  如果把上面那一幅图放大,就可以看到在每一个小格子里,都有类似于一个“蜂巢”,都能看到类似于一个胚胎。然后每一个胚胎,都类似于我们看的电影《黑客帝国》里面那种,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微小的整体中微不足道的一个个体。它们最终组成了整个世界。同学的这一组作品,很难得的是能够在这个年龄段思考的如此深入。也就是说,通过它能够看出来这个年龄段的同学,采用摄影这种媒介,如何来思考跟社会的关联。特别是如何用媒介来进行适当的表达。比如自己对这个社会一些现象、一些事情的理解。所以也是借助这样类似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摄影跟社会之间的关联,在作品中如何来呈现的。

  通过刚才这几组同学的作品,整个大致能看出来,像我所提到,其实是美院大的体系之下的摄影学科和专业方向,它的架构其实还是以创作为主导的。然后在这个创作主导的这种形式之外,它还会兼顾其他现实应用的方面。也就是说,从第一阶段摄影的媒介基础到第二阶段媒介本身的应用,以及媒介跟社会之间的关联三个阶段是紧密配合的。这些就是组成中国美术学院整体之中,摄影专业构成与教学理念的一个思考与具体实践过程和体系。

  刚才我所讲到的,就是实际上摄影教育在此是一个完整、总体的摄影专业学科,而不是摄影的某一个特别分支或者倾向教育,因此它目前也是一个国家一流专业的建设点。在总体的摄影学科里面,下面我根据刚才讲到的摄影与社会之间的关联,选取一个比较典型的课程,在这里做一下简要的一个介绍。

  这也是我今天讲到的第二个分主题,其实它是一个从大的摄影专业里面,截取出的一个小的分支。也就是在摄影专业整体教学执行之中,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这个教学案例,正好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就是摄影和社会之间的关联,这是这门课程它的一个核心重点。其实也是通过具体实践,思考摄影这种媒介如何介入生活,把握它跟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也就是如何采用摄影媒介,来在自己熟悉的这个领域做一些微小的推动,或者是社会改良的可能。

  在分享的主题里面,我把这个部分称为“记忆”。记忆在此是什么意思呢?事实上简要来说,摄影与记忆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很受关注、比较大的一个概念。因为从一开始的时候,其实摄影就是与记忆紧密的关联在一起的。在今天的第二个部分,关于记忆,我所说到的重点,主要还是看一下这种媒介跟社会是如何关联在一起的。在这个课程的设置里面,它的核心理念,这里我所提到的,其实就是对于“国情与民风”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这样一个课程,它的作用是什么呢?是为了让同学们意识到摄影媒介和社会是怎么产生关联,就像这里所涉及到的的四个模块。

  刚才在前面图像这个部分我提到,还有大家看到这些作品,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就是说感觉做的过于为了艺术而艺术了。那么在此,这个课程正好就是它的一个有效的补充。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在一门课程里面,基本上涉及到的几个要点方面。通常我们引导学生在这几个方面展开思考和探索。就是对于基础社会结构的认识;然后就是普通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第三就是人们生存之地的生态与自然,也就是所生活区域不同的特征;然后第四个部分就是关于文化与传承。

  这门课程相当于一个小的范例。在这个课程里面,它的重点,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具体化,也就是一种我们通常采用的视觉人类学的研究与实践方法。特别是上一次分享会,我听到晓岩分享的他所拍的那一组纪实作品,应该说是非常典型的视觉人类学的这种介入与拍摄方法。我们在这个课程里的核心,其实也是围绕着这样一个形式开始展开的。

  通常情况下,这个年龄段的同学,如果只是简单的告诉他摄影和社会的关系,大家可能会非常困惑。所以要给大家一个特别具体、详细的指导,告诉他们如何去操作和参与。在这个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就是刚才那四个模块,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其实是分了三个部分:第一个相当于是先用摄影去拍摄,也就是影像记录这种方式,这也是大家是最熟悉的。这种记录按照分工与题材分成小组或者是个人,然后展开不同的特定主题实践形式。当然还有它在趣味和类型方面的分类,这些都是涉及到如何具体执行的方面。然后这个拍摄的核心,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社会调查的理念。

  这种类型的拍摄与记录,上一周的分享,我也听了晓岩的分享,他做的非常的扎实、深入。我们的同学当然是不可能一下子做的这么细致。所以还是要引导大家来逐渐适应,然后慢慢的这样去做。在这个社会调查里面,通常涉及到对于个体,比如说不同行业、不同职业,对他们在拍摄的同时,还有一个访谈的环节。然后它一方面可能是随机的样本,也有可能是在事先设定好的对象这样一种采样形式,对他们进行拍摄和访谈。这意味着除了照片以外,还有视频录音等,是一个整体综合的形式。当前期工作完成,所有的素材回来了以后,通常就是要对所有这些材料进行一个现象分析。也就是说透过这些文本文献,看一下当地人的经济、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以什么谋生等等。

  当然也会有关于当地的有哪些作物、哪些文化活动、自然形貌特质,以及特殊经济往来、它的历史还有现状。对于诸多的这些方面,首先采用摄影这样一种媒介形式对它进行记录,然后再进行归类和分析,进而在总体上来进行认识、了解和把握。

  具体的操作方法,通常情况下来说,一般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我们采用的是“视觉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刚才我也提到会鼓励大家去通过采访,增加对各行各业的人们的理解。在这一点上,我们重点采用的是布尔迪厄的社会学和他的实践方法理论。主要还是刚才我提到的课程核心,就是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大家理解摄影跟社会之间如何关联,如何发生作用。然后确定摄影这种图像形式,如何更好的介入生活本身,甚至是以文献,或者是以其他形式来进行最终呈现。

  这里我用一个具体的事例来做一下说明,这是我们2020年的时候,在淳安县梓桐镇,选了一个区域所做的一次社会实践。这个区域可能跟传统的那种美术写生基地有很大的不同。学美术的学生可能讲究的是风景优美,但是我们去的这个地方,其实风景还行,但这不是我们选择它的原因。我们在这里选了三个区域,就是乡、镇、村三个层级。然后这个区域为什么选它呢?因为这里不久前,刚好有一个朋友在这里轰轰烈烈的在做现在很流行的叫艺术乡建。当时就想着艺术乡建这个部分同学也蛮感兴趣,当地村民各方面对此的言辞也各有不同。我们就想了解一下大家对这件事情各方面的反应。最终我们在那里待了两个星期,就是采用刚才我提到的方法,对整个这个区域做了一个系统性的,相当于一个田野调查。

  在这个过程中,首要意图在于对当地整体的情况做一个了解和把握。最终所有汇集的材料,我们在当地刚好选了一个村庄来进行展示。那个村庄很小,叫西湖村,我们把那个村子整个布置起来了。然后就是作品本身,就在当地做了一个系统性、类似于一个文献汇报展览。这些材料,最终都作为当地的一个文献搜集汇总一样,归还给当地了。现在基本上还是作为常年展示的部分,保留在当地的。

  当时展的时候分了两个大的部分,一个是室内部分,就是后来整体的送给当地的模块,类似于当地的一个文献展。室外的部分,事实上相当于我们同学的作品跟当地村民之间的一个互动,也是比较有趣的。很多村民看到了以后,会开玩笑说,他这一辈子都还没有拍过这么大的照片,感觉自己的照片放的比他的真人还要大。照片还在展的时候,当地很多人来看,然后看完了就问什么时候结束,因为结束了,他要把自己肖像的这一幅要剪开拿回家去。因为,有些老爷爷说他长这么大,自己的照片从来还没有放的像门这么大的,非常开心。所以我们也就告诉大家,展览结束的时候,所有人都可以把自己肖像拿回家的。

  刚才通过这样一个小的范例,其实就是希望表述我所说的第二点关于记忆。因为通常情况下来说,我们所做的,还是希望在很多课程里面,通过这样的课程的设置,来弥补美术学院同学过于倾向艺术摄影,对现实会有判断和了解上的偏差。因为我们也知道,不能让大家按照百分之百艺术家的形式去培养,那样的话肯定会有问题。所以还是要注重摄影这个媒介在现实中的应用可能性,毕竟来说它是和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的。所以也是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让大家进一步的理解、思考摄影跟社会之间如何产生关联。特别是摄影可以做什么,摄影的价值跟它的意义在哪里。通过这些课程设置和实践,能够思考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今天要说的第三点,就是关于文本梳理与建立。文本这方面,我刚才提到的第一点关于图像性的艺术摄影教育,第二就是关于摄影与社会,但是总体这些所有的思考,最终都还是要回复到对摄影本体的理解。所以这几年我们也一直是在积极的筹备,准备筹建中国美术学院的当代摄影研究中心。目前这个研究中心的重点,以及关注的核心,就是对摄影在当代的一些现象、典型事件、典型艺术家、典型作品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与掌握,还有对此的相关研究。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种梳理和研究呢?或者说,对当代摄影的研究,以及对当代摄影这方面的关注原因何在?作为中国美术学院之下这样一个摄影教育的基地,它本身肯定就会涉及到对摄影的动向及思潮的关注。其实最早是看到2010年的时候,美国MoMA芝加哥分馆的一场研讨会相关议题。当时那个研讨会的主题是“Is Photography Over?,翻译成中文的话比较直接的意思,就是摄影完了吗?有些人也把它叫做后摄影时代。其实所有这种提法就是大家对于摄影在当代它的价值与意义,应该说还是有很多疑惑甚至是焦虑。

  这种疑惑在国内虽然也有,但是并不明显。因为摄影在中国毕竟来说,它的整个的地位和评述还是存在很多模棱两可的地方。特别是学术界对于摄影的评价也很模糊,比如说在整个大美院的这种氛围底下,摄影其实是一个比较小的一个分支。特别是对摄影具体的这种作用,它的价值和意义,应该说即使专业人士,有时候也是存在很多的这种质疑的。

  对于这方面的评述,正好也是去年年底的时候,我自己刚刚写完的一本书,就是关于《浙江当代摄影艺术》的一个阶段性研究与文献梳理。我想在这个部分,就我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的一些思考,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和交流。核心就是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本书。

  刚才提到质疑,这种质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其实有时候还是在于对摄影的理解和阐释,他的特别是关于艺术摄影的定位。比如说我特别关注跟我们文化比较接近的日本摄影。日本的摄影有着非常强的这种内在和外显的脉络。相比来说,中国的摄影至今、特别是在当代摄影这个领域,很明显的一点,就是理念、脉络跟总体的这种视觉特征还不是很明显,甚至是比较缺乏的。这几年应该说已经能够看到非常多的这种积极的努力,比如说三影堂,还有我们浙江本身的Top20,这几年西安美院的董均,他们做的1839摄影奖等等。所有的其实都是关于中国当代艺术摄影这方面的思考和推进。

  写《浙江当代摄影艺术》这本书,应该说除了刚才我提到的就是对当代摄影的研究,它还有一个出发原点。或者说就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想法触动之下,做出这样的决定。最初是很早以前,好几年前了吧,我当时在伦敦无意中看到的一个展览。

  就是李振盛、黑龙江日报社的一位记者拍的那一组照片的一个展览。后来他出了一个画册,那个画册叫《红色新闻兵》。这个展览当时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而且也是触动非常大。因为展览现场当时看的人非常多,有些人也问了我一些问题。当时我就在想,中国当代摄影,特别是艺术摄影,在全球的这个艺术版图中,它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

  特别是关于当下、我们生活的当下、我们身边应该说,所有对摄影感兴趣的人,总会陆陆续续听到非常多的关于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的这种故事,还有就是非常多的很努力的摄影师,他们的作品跟他们的实践形式。但事实上很遗憾,就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形象,比如说中国摄影,它在国际上的整个影响力,目前应该说很遗憾。跟我们的近邻日本相比较,还是很不清晰的。所以在看了好几个类似的展览以后,当时我就在想,中国摄影尤其是当代摄影,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也不应该以这样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艺术舞台。目前很大可能,总体的还是靠着那种打政治擦边球、或者是猎奇心态之下那种旅行文献、或者是边远地区纪实等等的这样一种作品形式占主导的。

  整体的、关于中国当下年轻一代、特别是新生代有这么多非常棒的艺术家,有这么多的摄影爱好者,其实都是在非常积极的思考、实践。而且我认识的很多人都是非常努力在做创作,每年还有这么多优秀的同学毕业。在这个群体里面肯定有非常多人,有很多的作品都是不为人知的,甚至还有很多人,甚至都是被这种“摄影大众狂欢”浪潮淹没掉的。

  所以后来呢,我记得当时我在笔记里面写了一段话: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或明或暗每一颗星星其实都有他自己的光芒!同时我也想,应该有一种方法,让所有这些人、这么多的爱好者们,还有很努力的摄影师,都能以某种形式得到记录和展示。

  就像在《浙江当代摄影艺术》这本书的前言里面写的一段话:这是一本属于普通人的图像叙述文本,它讲述的是我们身边每个人的故事,每个拿着相机跟手机拍照的人。因为这样的表述,它是比较符合摄影在当代本身的这种特质的,因为它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因此后来我就想应该做这样的一本书。

  这本书不是像我们以往读到艺术史或者摄影史,那些文本里面出现的人,都是让我们来仰望的,就是我们日常谈论中所谓的功成名就的那些人,是他们的列传和轶事记录。对于摄影这样一个大众化非常强的媒介来说,如果是那样子的话,那其实跟它的特质是相违背的。因为摄影本来就是一种非常民主的一种媒介形式,应该是大家都能够参与的。所以它的叙述文本,里面出现的应该是更多人、更多的风格、更多的形式。但是同时它也应该是一本比较专业、系统和阶段性的一个文献汇总。

  所以后来决定了以后,然后下一步,主要还是思考关于它的总体写作框架。最终完成的这本书总体来说,单纯的文字量,也就是纯文字的话就已经有二十多万字。在最开始写作的时候,一开始其实是定了三种写作框架形式,就是怎么来写作,怎么来把握这三种形式呢?第一种方法就是采用那种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典型风格的方法来进行写作。

  但事实上,就是我刚才说到的三种方式,它们是各有利弊的。除了刚才说的第一种方式,还有第二种方式,就是按照学院、协会以及民间各种不同的思考来进行写作。并且也尝试着写过一两个样章给几个人。看了以后都感觉读起来,不是很满意。所以后来我想到一个关于“摄影形态艺术学”,这也是近几年的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关于摄影形式与风格的判断与定义问题。

  简单来说什么是摄影形态艺术学,其实就指的是以风格为主导,以艺术家的具体探索为导向进行评述,而不是常见的那种只是抽取其中的一些典型的作品和艺术家来进行解说。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把一幅战地摄影师的这种报道或纪实摄影作品,要和杉本博斯的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种方法本来它的出发点就是不对的,因为它们其实是属于不同的图像形式。虽然采用的是同样的技术与媒介,但因为他们属于不同的维度,所以是很难去做比较,或者说谁优谁劣,因为它们属于不同的风格跟形式。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思考,在这本书的序言里面,我对这一概念和研究方法简单的做了一下评述和解说。同时这也是这本书最终的一个确定的写作框架,也就是采用摄影形态的方法。以此为基础和出发点,对当代摄影进行基本的分类、分项研究,简单来说就是以风格跟作品为主导来进行写作。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其实就是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开始的一个思考,是希望把这样一个区域性的摄影形态的研究、分析以及叙述,置于国际当代摄影的整体语境中进行表述,而不是说仅仅局限在一个区域的小概率事件和艺术家们的自娱自乐之上。比如说它的名字叫《浙江当代摄影艺术》,就仅仅描述这个区域里面的一些小的事情,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子的。这本书,整体来说就是把所有的区域内的艺术家跟他们的探索方向,放置在当代摄影整体的这个框架里面来进行观察。当然,这也可能带来的一些问题,我自己也非常清楚,这就是有时候它的表述,甚至会感觉没有太强烈的这种地域因素,特别是在后面几个章节更是如此。

  我的思考是,在当代这样一种大容量的资讯与媒介交流之下,特别是微信推送以及其他一些平台的信息,大家对于外界世界都是了解的非常多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是要描述,或者说对当代摄影的研究,必须把区域整体拿到当代摄影它的整个的全貌里面去做一下比较,然后在进行表述。比如当代摄影在关注什么?有哪些主要的形式和方向?特别是摄影跟社会是如何产生关联的。然后从这些方面出发,来进行整体性的客观的表述。

  从这样的一个出发点来展开,表现在完整架构里面,比如说我们从具体这个章节来看,我当时在分布这个整体写作框架的时候,也就是整个书的章节的时候,是从最具有区域特征的方面开始着手的。比如一般情况下来说,涉及或联想到某一个地方,就是跟这里特征最接近的,其实是自然地景。也就是通常我们在摄影中涉及到的最普通、最多实践的风景领域。在这里我借用了一个美国的视觉文化研究早些年的一个先行者的名词,就是W.J.T 米歇尔,他的一个词语,就是空间、地域、风景。目的主要还是对于自然地景。以及它和摄影师之间的关联来进行首要表述的。

  第二个章节中图像的维度,是关于表现性的摄影,也就是艺术摄影的描述。当时我开玩笑说,这个章节其实讲的就是艺术摄影中的艺术摄影。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此主要是一些将摄影媒介作为个人主观表现与表达的的摄影这种形式。同时也就是以媒介探索为主导,我们可以简单把它理解或归结为艺术家类型的。他们的作品最终的出口,可能是以这个画廊、美术馆,等等这些类似场所展示为出口的一种视觉作品形式。因此拍摄方式跟它的图像形式通常会比较考究和精良,而且图像是以表达个人对外界认知的一种摄影图像。

  第三章的重点,在这里所展开叙述的,我主要是想探讨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关于纪实或文献类型。特别是在我们这里,因为翻译的原因,我始终认为“纪实”这个名词,表达或描述的不是很确切。可能是因为早期翻译、约定俗成的原因,已经使用了很多年。但是对于笼统使用纪实摄影这样一个概念,应该说不是很确切。因为客观摄影其实在这个里面包含了很多个不同、细小的分支和类型。这也是为什么要对此设置一个章节,来对它进行一个探讨。所以,在“真相”这个章节里面,重点探讨的,其实就是客观图像跟主观意识,特别是纪实、报道、文献、客观、以及直接摄影相关概念的来源与涵盖范畴、指向性的表述。

  然后在“无意的远足”这一章,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其实就是正常情况下,我们有很多区域、场所是专业摄影师无法或不易抵达的。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摄影师其实是在无意识中之间,出于极为有利的一线,坚持拍摄一些事实上非常专业的类型的摄影实践。也就是刚才在上一个阶段的分享中,我提到关于视觉人类学的这样一个理念和方法。这种拍摄方法其实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批博物学家,还有一些探险家,他们在全世界各地展开的一种拍摄旅行探险式文献收集与研究方式,具体实践也是至今依然采用的,他们留下的一些方法。但是今天事实上在我们的这种摄影实践里面,有很多人还在做着类似的这种探索,其实也是非常宝贵的。因为这些图像形式有时候往往是地处偏远的一线,很多人无法抵达。但是有些人却有天生的这种地利优势,来做这样的一些事情,也是非常独特的一种拍摄风格。

  在自我观望这个部分,这个章节里面可能涉及到的主要是女性艺术家群体,她们在此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也就是摄影如何实现图像跟自我之间的一种交互,或者说采用图像来表达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一种相互的呼应、相互的一种关联等方面。其中有一个重点,就是类似于第一人称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有时候,甚至会以比较私密的一种拍摄方式出现等等。

  然后在这个白话的这个章节,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摄影。只不过就是在这个里面涉及到了更多对于大众摄影的具体化、表现形式的分析,同时也对它所呈现的形态,做的一个系统性的描述,还有就是概念上的总结。

  第七章“未来”里面重点探讨的,是关于摄影的教育。特别是在当下,通常情况下来说,我们也知道,在今天手机都已经到了一亿多像素的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摄影教育,应该怎么去做,它还有什么意义?因为,现在大家感觉人人都可以拍照啊,那么我们还需不需要这样的一种系统性的摄影教育,或者说我们培养出来的摄影从业者,他们以后能去哪里?可以做什么。还有就是在当代摄影领域,摄影学习者本身,不管是以后从事纯艺术还是做和社会紧密关联的应用摄影,这样的教学能给同学的未来提供哪些可能性。因为毕竟来说,所有这些人以后大部分还是要从事与此相关的这种工作的,因此大家对这个媒介的未来,也起着非常大的决定作用。

  这本书的写作,可以说就是一次尝试性的探索。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事呢?也是相当于从一个比较熟悉的部分展开,以此寻找对当代摄影的研究和描述的可能性。另外一点,简单来说就是试一下看看这样的写作是否可行,是否可以被读者接受。毕竟来说,浙江这个区域是我们最熟悉的,而且也是中国当代摄影版图中一个比较典型、艺术家、机构比较活跃的区域。不管是从摄影本身还是相关的艺术活动都是如此。比如说这些年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浙江摄影家协会共同推动、主办的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这样的一个比较典型的活动。另一方面它还具有很多与此相关的艺术现象,艺术家创作与作品在这方面都是比较集中的。

  但是从整体的框架来说,这样的一次尝试性的写作,其实也是为了给下一步的展开,做一个尝试跟铺垫,同时提供更广阔一些的思路。在这个阶段性的工作完成以后,下一个阶段也是今年,当代摄影研究中心已经开始第二个阶段的主题是,这就是“象征与重构”。什么意思呢?它的重点还是希望能够对2000年以来,中国的当代摄影艺术做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一个文献梳理工作。

  这种全面系统的梳理,我们对它进行了一个基本的一个定位,就是从2000年开始至今,基本上刚好是差不多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之中,一方面是摄影这种媒介和艺术形式在中国的这种发展,其实经历了非常多的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三影堂、TOP20、无忌摄影奖等,还有全国好几个地方的机构纷纷介入。也涌现出了很多非常优秀的摄影艺术家和摄影师。当然,还有很多可能我们还根本不了解、或者说不知道的事件和人物。因为摄影这个媒介,它的涉及面其实是非常广阔的,而且从事的人也是非常之多,肯定有非常多的、很优秀的这种摄影师,以及他们的作品,可能还是没有被人知道的。

  因此也是想,正好在美院摄影系这样一种以教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机构中,是可以将这样一项研究变为现实的。因此,这也是我们想着手来做一下这样的事情的初始动力。它的目的,就是做一下比较系统的文献收集与整理。这样的梳理,不是说就像之前的摄影文本书写只记述典型范例,我也是不希望它变成了某几个人或者是某些精英的一个传记之类的一本书。它应该是每一个人的,里面会有很多也许我们根本不知道的摄影师和他们的作品。这种书写,能够重新发现、并把他们归结到中国当代摄影整体的这样一个形貌中和描述里面去。

  因为我们还是相信,对于摄影这样一种媒介来说,它是令人激动的,因为他摄影涉及到的是这么多的大众的群体,有这么多喜欢的人,还有这么多的人从事这样的事情。

  今天分享会的第三个部分,就是关于《浙江当代摄影艺术》这本书的写作,以及我们下一个阶段准备做的事情。跟大家简单做了一下交流,非常感谢大家。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的收听。如果大家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的话,也是非常欢迎大家给我们的研究中心投递你的个人艺术简历和介绍、个人的作品。我们非常希望看到大家的优秀作品、各种视觉形式与风格,还有不同的探索途径和方向。

  最后,正好上一次在丽水摄影节的时候,当时也是参加一个研讨会,我非常喜欢一个学者写的一句话,这句话我觉得非常符合对当下摄影的一个整体表述。或者应该说学术界对它的一个定位跟思考。在这里我也是非常想把这句话在我们今天的交流的最后送给大家。然后我们一起来思考,就是关于这个媒介它的未来的可能性。

  这位学者就是Scott McQuire,他认为摄影到了今天,就是近些年,特别是近10年以来,出现了各种纷纷扰扰的一些争议。比如说后摄影,甚至有人提出来摄影已经完蛋了。类似这种焦虑跟悲观,其实都和数字摄影,以及我们所知道的以手机摄影为核心的这种算法图像时代的到来有关。我们现在所拍摄的所有的图像,其实都是计算机芯片后台经过算法得到的这样一种图像形式,也就是基于不同算法来决定的这种图像。它跟我们以往采用相机之类的进行拍摄,其实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特别是在当下,主要都是以屏幕观看为核心的形态,这跟纸媒是完全不同的。

  我想今天我的分享基本上就是这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讲了一下关于摄影系的它的教学与学术脉络,就是以图像本身为核心展开的媒介实验,以及教学方面的阶段性探索;第二个方面用一个实例讲了以下关于记忆,介绍了一下关于摄影媒介跟记忆,也就是摄影和社会以及摄影的通过摄影能够做什么,能够和我们如何跟社会产生关联。也就是摄影与社会的关系;第三个方面则是关于《浙江当代摄影艺术》这本书的写作。

  今天我所讲的到这里基本上就全部讲完了。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是有什么需要交流的,可以随后通过蚂蚁平台的令胡歌这些小伙伴们相互沟通。我想在最后重申,后期研究中心非常欢迎大家投递资料,我们在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个正式的征集推送。欢迎大家到时候能够踊跃的投稿参与,也希望我们在下一本书里面能够看到大家的作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