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s Gallery于2024年10月12日至11月17日期间,呈现双人展“走近走进”(Outside Inside),展出两位艺术家杜蒙和彭晓的作品。
杜蒙出生于北京,2008年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毕业后,前往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大学读玻璃专业,成为了这个专业的第一个中国学生。她说:“玻璃在尺寸和色泽上的灵活性,激发了我的创造力。我在陌生人面前会有些害羞,但通过作品我能和观众交流。
彭晓是湖南人,从北京电影学院漫画专业毕业后,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活。八年前,他和妻子选择搬到北京郊外,过上了在自己的小院儿里种菜的生活。彭晓会用漫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日常,妻子、孩子、朋友、两只狗,一些生活中的小意外都可以成为他的连载素材。他也会以油画、版画或者木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说:“我的灵感几乎全部来自日常生活,以及自己熟悉的事物,每天走的路,遇到的人,都是我的创作灵感。”
创作“漂流于林间,沉默于山谷”这组作品的时候正好是2022年。我一直很喜欢玻璃瓶这个物品,有时候会在城市里意想不到的角落看到它们被丢弃在那里,感觉它像是一个沉默,隐忍,极力隐藏自己边界的“人”,很符合那时候人们的一些精神状态。
因为外出创作和物流不方便,我就把家里喝完的空瓶都攒了下来,想用在作品中。后来在一次测试里,砸碎重烧后的瓶子碎片尽管融在了一起,却依旧能看到之前碎片的边缘痕迹。
它不再透明,第一眼看上去并不“漂亮”,不像一般大家印象中的玻璃那样晶莹剔透的样子,但这种很野很原始的机理质感却让我觉得玻璃这个材料更有生命力。
我在林间收集石子和枝条,顺着它们的形态再用泥塑造出不同的造型和机理。作品中截断的“画框边”就像是玻璃瓶原本的状态,有边界且拘谨。
而砸碎回收,重新烧制的玻璃碎片由此延伸出去,保留着曾经断裂的痕迹,却又相互交缠在一起。就像是土地上任意生长出的植物,此消彼长,不再受到任何制约。
2020年疫情在家的时候,我开始关注植物和养植物,我其实也说不太清楚植物跟我作品之间的直接联系,因为这一直随着我的理解在不停变化。我比较喜欢观察植物生长的状态和了解它们的生存策略,比如攀爬型的植物怎么爬,比较有侵略性的种子会怎么传播,没有符合自己适宜生存条件的时候怎么苟活等等。
然后想一想,能以什么样的方式把这样的思路和感受带入到自己的作品里。我发现自己也很喜欢等待的过程,结果是什么不重要,甚至有没有结果也无所谓。因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这件事本身就需要足够的耐心,是一种很慢的体验。这跟和玻璃打交道的过程也挺像的。
另外,做一件玻璃制品不只是在和玻璃打交道,和光和影都是离不开的。玻璃材料特别梦幻,一打上光,会有色彩斑斓的反光。根据艺术家使用工艺的不同,玻璃其实有很多种气质展现出来。有的艺术家喜欢抛光度很高亮的,有艺术家会把玻璃做成不太像玻璃,比如去模仿石头或者金属的质感...... 根据温度变化,玻璃有非常多可能性。
我学了玻璃之后对光和影子非常敏感,逐渐发现玻璃的状态,对光的反馈是不一样的,也会把光考虑到作品当中去。
我的创作都是围绕自己的生活。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选择,这些极微小的事堆累出每一个人不同的生活,而我做的就是把这些生活的细节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我很喜欢观察人,人是我很喜欢表达的一个主题,我画的这些人物形象大部分都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但他并不是单一的形象,有时候是多人的重叠,有时候也包括自己。
我也喜欢探索人和自然的关系,当人处在中户外环境中,感官联通的是大自然,思考的是天地之间的事。大自然可以无限扩展我的身心,我喜欢这种感受,所以我的很多作品里的人物都是处在自然之中,我希望用绘画保留这种舒畅的身心体验。
这次展览的作品都是2019年以后创作的。之前的作品更像一种没有顾虑的天马行空,2019年之后,不论是外部环境还是自己的个人生活都经历了一些变化。
我认为这三年的经历,难以消解的部分在创作上体现在了颜色上,脚踏实地的生活则体现在更细腻的笔触。灰色的表达并非消极,我描绘的主题是生活,而生活本身大部分时候就是一些难以界定的“灰色”。
《情感与矛盾》,30 x 30cm,布面油画,手工画框,2023-202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