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吃货!爱吃的他如何用“美食思维”断案?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4-09-21 08:27:24

  “天下至真者,莫过于食物。好吃就是好吃,难吃就是难吃,从来不会骗你。”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进行探索的作家马伯庸又有新动作——他把历史可能性研究伸向了美食领域,写就了《食南之徒》。

  这是一个关于美食断案、破解阴谋、国策兴废、报仇雪恨的故事:最贪吃的大汉使者唐蒙,来到了最会吃的南越之国。这里食材丰富,简直就是饕餮之徒的梦想之地。然而,在美食背后,却涌动着南北对峙、族群隔阂、权位争斗、国策兴废……种种波谲云诡,竟比岭南食材的风味更加复杂。

  这个懒散的大汉使者,身陷岭南的政争漩涡。他唯一能信赖的伙伴,只有食物;唯一的破局之法,只有追求极致美食的心。谁都没想到,那一缕微妙滋味,竟关乎大汉与南越国运,乃至于整个中华版图,最终竟促成大汉消灭南越国,完成真正的大一统。

  如果你以为这样离奇的事纯属虚构,那就小看了历史自带的戏剧性。《史记》的《西南夷列传》对此事有明确记载: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牁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

  来源于历史,却又不拘泥于历史,《食南之徒》通过一个与食物惊心动魄的故事,向世人展示了食物的分量,让读者以食为镜看世界,透过现象看本质:食物映照人性,食物关乎正义,食物关乎政治。

  眼看火旺起来,这胖子从地上爬起来,顾不得鼻头点点苔藓,回头扯开嗓子:“开杀!”……

  这是本书开头的名场面,初读,你以为是这位胖子要带领兵士们冲锋陷阵。这一系列动作确实是在前线营地,但不是在打仗,而是本书的主角豫章郡鄱阳县县丞,后来成为大汉副史的胖子唐蒙在搞烧烤——烤野兔和山雉。

  想来有点不可思议,阵前烤肉,这也太荒谬了吧?没错,带兵出征的大行令王恢也是这么想的,觉得这个唐蒙太不严肃了。

  唐蒙是特级吃货,但是并不傻,他知道王恢是负责藩属邦交的朝廷大官,派他领兵出征南越,其实就没打算真打,只是震慑一下而已。正是看出了这一点,唐蒙才如此放松。但后来阴差阳错,唐蒙一系列奇葩的举动竟然让出使南越国的汉使庄助看上,任命他为副史。

  本来,唐蒙是极其不愿意的,但是想到南越国有许多中原没有的美食,他心动了。

  在此之前,唐蒙做事的第一目的都是享受美食。他十分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也有对食物的深刻体悟:天下至真者,莫过于食物。好吃就是好吃,难吃就是难吃,从来不会骗你。在他看来,美食不会骗人,每个人在他面前都会露出本性。这是唐蒙的美食观,也是唐蒙的人生观。

  书中的很多细节都在展示唐蒙作为一个特级吃货的信仰——美食当前,其他人眼中的大事在他眼里都不是事。

  唐蒙为何如此热爱美食?小说没有平铺直叙,而是随着故事逐步进入高潮之后才通过他与女主角甘蔗的聊天向读者展示。

  唐蒙热爱美食,与他的性格和本心有关。唐蒙出生于江苏沛县。沛县是什么地方?那是汉高祖刘邦大业开始的地方,出了不少大人物。唐蒙家在当地也算是名门望族,他是唐氏家族这一代的长子,被家族寄予厚望。父亲盼着他出人头地,拜将封侯。然而,唐蒙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愿成长。

  父亲逼着他读儒经、练骑射,可是,唐蒙志不在此,他对功名利禄没兴趣,最大的爱好就是吃。

  从懂事起,唐蒙就天天跑到庖厨里看大厨烹饪。父亲恨铁不成钢,天天拿藤条追打,骂他不上进——身为世家子弟,却自甘堕落去搞贱业。但唐蒙却完全是一副佛系心理:沛县的大家族少说也有几百人,大家都练骑射、读儒经,可最后得到举荐的凤毛麟角,被送到长安做郎官的更少。“但食物可不一样,只要吃进肚子,那实实在在的就是你的,怎么都亏不着”。在唐蒙看来,美食不会骗人,也不会辜负人。

  不仅如此,在他眼里,烹饪美食也不是贱业,而是一门大学问——“烹饪讲究五味调和,暗合时令物候。所谓酒食无味,以志其气,目明耳聪,皮革有关,百脉充盈,阴阳乃生,这不是究天理、明天道的学问吗?”

  正是因为对美食的热爱,对所谓正业的不在乎,才使得唐蒙极有松弛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活得轻松且通透。

  唐蒙热爱美食,还与他的善良有关。15岁那年,家乡大旱,流民四起。唐蒙因为善良,救了流民中的一对姐弟,给了他们食物。父亲担心姐弟俩会将“唐家有粮食”的消息散布出去,引来流民围攻,于是联络平日关系较好的两家大族,请他们来守望支援。

  结果,姐弟俩保守了秘密,没有引来大批流民,反倒是那两家平日和唐家要好的大族,派了私兵过来之后,发现唐家有粮食,突然翻脸,大开杀戒。族人全部遇难,唐蒙自己则因为在厨房翻吃的,才逃过一劫。

  唐家粮食被两大家族洗劫一空,还伪造成流民抢劫的现场。唐蒙看到全家被杀,哭晕在地。那对姐弟得知两大家族要对唐家不利后,不顾危险跑回来报信,但还是晚了一步:唐家除了唐蒙,大部分人已经被劫杀。

  姐弟俩用自己仅存的一点粮食,救了唐蒙。最后,姐弟俩因为没有吃的,双双饿死了。这件事也让唐蒙体悟到社会的复杂性:那些锦衣玉食的大族,背信弃义起来毫无压力。反倒是没饭吃的流民不仅信守了承诺,还救了他。

  让唐蒙印象深刻的是,当他给姐弟俩食物时,才发现吃东西能叫人如此开心,让他看到——原来食物不光能让自己开心,也能让别人开心。

  镜子能映照出人的面目,食物能映照出人的心情。那对姐弟的笑容,带给唐蒙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他一直沉迷于庖厨烹饪,就是希望能够通过美食,再次见到这样的笑容。这,正是特级吃货唐蒙的善良之处。

  从主角唐蒙的身上,我们看到美食与人性的关联:有人重吃爱吃是为身心愉悦,甚至为善良、为爱而吃,有人只是把吃当成维持生命稀松平常的事。对待食物的不同态度,背后可能就是人的不同活法,不同性格与命运。唐蒙对吃如此重视,对“正事”看似不认真,实际上是处于政争漩涡下的一种超脱。

  毫无疑问,此书的核心故事就是以唐蒙的视角,以美食断案。其中,核心案件便是南越国武王赵佗之死。

  在南越国官方和民间的说法里,赵佗死于一场意外——被一颗枣核噎死。但唐蒙以美食为线索,查出赵佗之死并非意外,而是谋杀:致他死亡的,不是枣核,而是另外一种食物——和唐蒙偶遇的独家美食“蜀枸酱”有关。

  其中,赵佗之死又牵出多起谋杀案,和赵佗案密切相关的人物,厨娘甘叶投水自尽(实则被谋杀),内侍任延寿也因毒蛇咬伤中毒身亡(实则也是被谋杀),事件相关者皆在赵佗死后不久身亡,这让唐蒙警觉到赵佗之死背后有着惊天大阴谋。

  最终,小说以一罐蜀枸酱为主线,引出了一个嗜好美食的大汉副史唐蒙抽丝剥茧破获重案的故事。这个故事将食物在查案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多个细节让人拍案叫绝:

  如为了证明赵佗不是被枣核所噎死,唐蒙当着南越国的王公大臣们做了个试验:故意将枣不去核藏于壶枣睡菜粥中,让赵佗的孙子、现任南越王吃了下去。结果南越王一点事也没有。原来,北方的枣树运到南方之后,因水土不服,枣变得极小,枣核更小,根本达不到噎死人的地步。

  南越武王为什么那么爱吃壶枣睡菜粥?唐蒙眼光独到,帮众人解开了谜团:这粥有安眠的功效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有家乡的记忆。

  对南越国其他人来说,这粥只是粥,但对赵佗来说,是思乡的慰藉。赵佗长寿达100多岁,和他一起从北方来到南越的将士、故人们早已亡故,没有人可以和他说说家乡话,没有人和他聊聊家乡事。新一代的南越人把他当神明一样捧得高高的,尊崇至极,却没有一个人把他当一个普通的老人来理解。他夜夜食粥,是因为日日内心都孤独至极,希冀从粥里,找回一点点家乡的记忆……

  然而,唐蒙最厉害的,是找出了一个当时的人们鲜有想到,但现代人众所周知的真理:汝之蜜糖,彼之砒霜。食物本身有时候并无所谓好坏,关键看你给什么人用、怎么用。

  用唐蒙的话说,就是食物有宜有忌,养人亦能害人。他查出,南越国左丞相所服用的龙胆草粉,是大寒之物,对左丞相的湿热之病颇有功效。但如果是心弱之人误食,却可致心力衰竭。

  至此,众人才明白,赵佗死时,仵作查不出毒发痕迹。但一个百岁老人,罹患心疾,吃了龙胆草粉,自然招架不住,心衰而死。至此,武王赵佗的死因便被唐蒙从食物口找到了突破口。

  其实,以食物为线索查案,唐蒙已经不是第一次。15岁那年遭受灭顶之灾后,唐蒙依靠食物证明了自家的冤仇。

  唐蒙向郡守控诉害他家的那两个家族,要求查看他们的库房,结果发现了籼米。当时,在沛县一带,种的都是粳米,口感软糯。但唐蒙爱吃硬一点的米饭,他的母亲才从鄱阳娘家买了一批籼米回来,籼米米粒是长的,口感偏硬,当时整个沛县只有唐蒙家有。就这样,依靠食物,唐蒙证明了家族所遭受的劫难,找出了真凶。

  当人们欣赏唐蒙查案的心思缜密时,他却把功劳给了食物——“不是我看得准,是因为食物最是诚实,什么东西吃起来什么反应,断然做不得假。” 对于美食和查案的关系,他还有独特心得——“查案和烹饪很像,都是要从细处入手,一处不对,味道天差地别。”

  美食与政治,一个生活日常,一个干系重大,两者何干?古代先贤老子早就看明白了——“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就像烹调小鱼一样。

  老子通过这个比喻强调治理国家需要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小心和细致,暗示治国需要恰到好处的方法和技巧。可见,美食与政治是有很大关系的。

  小说如何能讲好美食与政治的关联?如马伯庸自己所说,“美食中也会有悬疑,美食也可以来讲政治。李安的《饮食男女》拍的并不仅仅是饮食,陆文夫的《美食家》,写的是人生态度”。

  《食南之徒》将基本史实与戏剧化的虚构情节相结合,讲述了一个政治与美食紧密关联的故事:

  因为一种食物而被灭国的故事。汉朝使者前往南越国,在那里无意中接触到一味美食,他锲而不舍地追寻其来源,寻找美食来源的过程,也间接地了解地理,从而找到了汉朝进攻南越国的捷径:绕开易守难攻的“五岭”,借道夜郎国,走水路顺流而下,直抵珠江口,一举将南越国政权消灭,促进了汉王朝统一岭南。因为一种食物而被灭国,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例。

  小说正是以一味不知原料的酱料,一枚来自北土的枣核,勾连出中华版图变迁的一段隐秘传奇,也谱写了一段西南丝绸之路开拓史。

  故事背后是政治,是人心。小说的高明之处,就是在惊心动魄的故事背后向读者展示政治的作用,并借书中人物之口表达关于政治的真相:“政治的残酷,从不因个人境遇而动摇,正如天地之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政治大局面前,个人的理想和情感都要让路。这一规则,无论身份尊贵与卑贱,身处政治漩涡的人都逃避不了。即便是贵为南越国武王的赵佗也不能例外。

  无论何种性格,立下何等功业,年纪大了都会不由自主思念故土,想回到幼时的生长环境。这本是人之长情,赵佗也一样。因此,赵佗大费周章,命人从北方运回壶枣树苗种在南越国宫中,尽管这树到了南方因水土不服存活率极低。不仅如此,他放着好好的宫殿不住,偏偏要在枣林里建一个独舍。这一切,为的就是假装回到了家乡生活,聊以。

  但是,在事关南越国政权稳固的大局面前,赵佗只能悄悄地藏下这份思乡之情。为什么?因为身为一个从北人(中原政权)脱离出来、在岭南一带成立独立王国的国王,他不能向他的臣民表露出思乡之情。一旦表露,那些北人后裔就会效仿,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会发起“北归”运动,而当地的南越土著,也会觉得国王有心北归,对他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尊崇。如此一来,南越国政权就不稳固了。

  这就是为什么武王赵佗身上有那么多矛盾的地方:他抗拒内附于汉朝,却又不禁止子孙学习中原典籍;他警惕大汉,却又对北方来的汉使优待有加;他想极力降低汉人在南越的影响,却又在宫中建立起汉式风格的独舍;他极为思乡,却从不肯说给人听,更不允许随自己来到南越的老部下归乡省亲……这一切,皆是因为个人情感要让位于政权稳固的大局。

  不仅仅是赵佗,汉使庄助也是如此。庄助明明知道副史唐蒙诅咒武王赵佗一事是被冤枉的,但是为了继续维持和南越国的关系,不至于局面失控,庄助还是削除了唐蒙副史的身份,导致他陷入当地人围攻的危险之中。这一切,也都是因为大局。

  唐蒙亦是如此。他明明知道自己关心的甘蔗是被南越权臣吕嘉害死的,但却不能马上帮她报仇。为什么?因为一切都要以大局为重——正如他自己所说,堂堂一个汉使,不可能为了一个小厨官,去斩杀南越国大臣。汉朝天子,也更不会批准这种有可能导致发生战争的鲁莽行为。

  最终,唐蒙还是以大局的名义为甘蔗复仇——他花了整整20年,开通夜郎道,借道夜郎国水路,灭掉了南越政权,擒获了吕嘉,为甘蔗报了仇。

  基于此,作者以书中人物的视角感慨:政治的残酷,从不因个人境遇而动摇,正如天地之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只能顺势而为。

  此外,作者还通过男主角唐蒙之口讲了烹饪美食与政治的共通之处:治大国若烹小鲜,细节决定成败——“别嫌它是一桩小事,有时候,些许微风便可以改变千石巨船的航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