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时代,数码相机手机的拍照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它们自身轻便、方便携带,人们可以随时掏出手机或者数码相机记录日常。也正因为它们的便携属性让其获得普罗大众的青睐,网络晒图、朋友圈分享都已经离不开它们。咔嚓之余,大家也都想要拍些好看的图片或者作品以获得更多朋友点赞,摄影技巧及拍图知识也被重视。小编这里就同大家来唠嗑唠嗑这“拍照”,拍摄之先,有哪几个点值得注意。
首先大家要明确一个概念,手机、数码相机或者单反都只是创作作品的工具,作品产出归根结底是镜头后面的人所决定。一张照片虽是“咔嚓”一下完成的,但是它却能反映作者的审美情趣、内心变化等等,同时也反映出摄影者的构思。
此照片就是出自手机——华为荣耀6拍摄,可以看出手机也能够拍摄出不错的作品。
绝大多数拍摄相关的资料都谈过“如何拍摄一张好的照片“技术性机巧,如用光、构图、色彩、影调等等这一些基本功,却对摄影构思提及得较少。其实这对于摄影创作来说是更为重要,能够把你想要表达的东西展示出来才最为重要。记住这一点,找到一个感觉,拍出来就是要记录一个故事,把千言万语融入至照片当中。
从胡乱瞎拍到逐步尝试摄影(泛指数码相机,手机,单反等),人们总是要找些资料或者看些技巧来学习。往往这时候大家会朝着两个方向走,要么严格遵守既定的摄影规则,要么就是想完全脱离这些规则、按自己的想法拍摄。恪守网络上那些所谓的“摄影法则”是个不错的“好办法”,不过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多数情况难以遵守,实现起来不太可能。完全脱离也是行不通的,经验或者规则可以帮助你少走弯路。
事实上,你应该忘记摄影法则而去了解最基本的规则,然后按你自己的需求去应用或者改变他们,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照片讲述自己的故事。也许你现在的照片只有一部分符合现有的摄影法则而另一部分完全超出常规,不用担心,你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不同的人对照片的理解完全不同,没有必要因此而止步不前。
人人都知道,摄影与绘画不同,绘画是纯主观的,作者想画什么就可作画。摄影确是主观与客观条件相结合的。客观上没有的东西是不可能拍摄到的(PS除外),但客观存在东西,摄影作者却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或舍或取。也正因为在取舍有选择,所以不同的摄影师给大家呈现的不一样的作品。
例如:人们带着相机去旅游,作品中展示多为美丽的风景,人们带着相机看演出,展示多为精彩的表演,人们带着相机看比赛,展示的大多为激烈的比赛场景。不同选择带来不一样的摄影。再如,大家看到在足球比赛场上,球门边上的摄影记者最多,因为这些记者都懂足球,知道那里出精彩镜头的概率较大,所以就选择在哪些位置等待。选择对摄影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人说:影棚里能出精品,但出不了珍品。在影棚里,布景、角度、布光等都可以慢慢琢磨,仔细推敲,可以不断重复,所以在里产出的作品可以复制或者再现。而珍品是反应客观事物瞬间即失的精彩画面,固十分可贵且难以复制。
此作品出自手机——华为荣耀6拍摄,风景一逝而过,手机抓拍或许也能够收到不错的效果。(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所以拍摄要用心准备,否则一旦精彩瞬间出现,就会措手不及、坐失良机,遗憾终身。如果条件不成熟怎么办?一是创造条件;二时耐心等待。而不能急于求成。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艺术家一张作品要拍几天,甚至几个月的道理。据说我国著名的摄影大师郎静山先生为了拍“雄鸡报晓”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但精彩瞬间出现时,也就是一刹那间。而他自己称:他拍的照片别人拍不出第二张,连自己本人也拍不出第二张。郎先生的这张大作就称得上是珍品了。
摄影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种娱乐的手段,但这不是我们不用心思考的理由。很多时候需要我们仔细琢磨,例如:我们要拍人物,就要思索这些问题,此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性格、习惯动作、脸形特征、体貌特征、工作环境等。在拍摄动物时,就要熟悉这个动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活动规律、生活环境等。要思考要表现什么,怎样去表现。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用什么镜头、什么拍摄角度、什么拍摄时间、运用什么光线等等。总之,有了想法、花了心思的作品总不会是平庸的照片。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出张好作品的关键不是相机,而是镜头后面的眼睛、大脑以及那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