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三个月紧张的征稿、初审评选、入围名单公示、复审评选阶段,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的首届中国野生生物视频年赛,正式公布了短片组、短视频组、手机组三大组别的提名作品名单,它们将共同参与角逐最佳野生生物、最佳保护故事、最佳制作、最佳摄影等最终的7个奖项,以及年度评委会大奖。
目前年赛提名作品处于公示期(公示期为2020年11月16日00:00-2020年11月22日23:59)。如果对提名作品有异议,请将意见及时反馈给年赛组委会,反馈渠道为:
年赛组委会将接收各方意见,对于确实存在生态道德风险、拍摄手法造假以及版权瑕疵等问题的提名作品,经调查属实,年赛组委会将给出相应处理办法。
此外,今年还在年赛独家影像技术支持——高通骁龙的鼎力支持下,设立了手机组的高通骁龙手机特别奖。
在《湿地的力量》里,对“地球之肺”湿地生态系统里,以黑脸琵鹭为代表的珍稀生物的全面呈现;有《鳞甲之森》里,粤港澳大湾区东北角,森林里罕见的珍稀动物——中华穿山甲;而《方舟·东黑冠长臂猿》,则将目光投射到了中越边境的一小片喀斯特森林,那里有世界仅存的120多只东黑冠长臂猿。
如此珍稀的生态系统与物种,自然也要用保护故事去呈现我们的生态理念,便如《方舟·东黑冠长臂猿》里的东黑冠长臂猿,经过十多年的中越联合保护,实现稳定小幅度增长,是全球最成功的野生动物跨境保护案例之一;《寻鳞》如同一部犀利的新闻纪实片,让观众在保护工作的第一线“身临其境”,《白鸟湖卫士》则展示了天山脚下的绿洲生命奇迹,和为守护它们而奋斗的人们。
制作,则赋予影片以灵魂,《湿地的力量》在遇到台风的情况下能够灵活地调整拍摄主题,剪辑作品层次分明,体现了专业性;《一条溪流的朋友圈》则巧妙地将森林与溪谷的环境剪辑出了几分“禅意”;《大河之上·远方也故乡》带来多元的视角切入,有山海之间的壮美生境,有一线保护人的访谈,引领观众进入山东东营的一片河口湿地,那里是鸟儿们繁衍后代的天堂。
而一个个摄影师的镜头,探索和记录了浩瀚的自然世界:跟随一群群候鸟,从高山、河流到大海,感受《大河之上·远方也故乡》的宏阔之美,在《秘境幽兰》里看见高海拔地区的独特植物世界;在《美丽的野鸭湖湿地》,看见湿地生态系统,孕育万物生机。
短片组的内容多元宏阔,气象分明,短视频组则带来了更为亲民的创作,同样是野生生物、保护故事、制作、摄影,四个评判维度,短视频组的作品展现了不一样的风采,那就是更接地气的自然好故事。
短视频组所拍摄的野生生物,展现了日常里对生命力量的感知,便如《鱼的世界》,视角先“上天”,再“入海”,令人感受到海洋的浩瀚生机;《和我一起生活在新疆的小可爱们》则带来一个山脉、草原、沙漠并存,生态环境极为多元的新疆;《小白的二三事》,展现了广西喀斯特山区的一只白化黑叶猴的生活故事。
细腻入微的拍摄之外,短视频组的保护故事提名作品,显得真实可感,令人深思,无论是《守护黑颈鹤》《野生大熊猫的村民守护者》,还是《红角鸮保卫战》,所拍摄的,都是一群根植荒野的守护者们,他们是专业的生物科研人员,是守望家乡青山绿水的村民,也是与我们生活里紧密相连的每一个普通人。
手机组提名的五部作品,是对中国野生生物视频领域的内容生态领域的一次激发,它们展现了高清影像的技术细节,抓取了不同场景下野生生物的精彩瞬间。
《最后的高山棘螈》首次记录了极为濒危和脆弱的高山棘螈;《那些花儿》带来一场繁花似锦的视觉盛宴;《生命的力量》则以简约的手法带来对生态系统群像的速写。
在此之外,手机还能够拍摄身边野生生物的风采,如《红树林里的故事》,就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寻找到一片城市红树林里的生态秘境;《都市寻踪 在城市里寻找30种野生动物》,便以手机的便携性,体现了城市生态的边边角角,也真切告诉我们,在人潮涌动的街头巷尾,也有野生的呼唤。只要你有发现的动力,生命的力量就在身边。(牛广文)沐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