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误’”由独立策展人冯博一策划,呈现了来自中、日、韩、美、加拿大五国19名艺术家,44件/组艺术作品,内容涵盖行为、雕塑、装置、摄影、影像、绘画等多元领域。本次展览提炼并深入探讨了现代社会中“面具”的多元意义和影响。
在当代中国艺术界,张巍是一位备受瞩目的艺术家,他以独特的创作方式和深刻的思考,在摄影与当代艺术领域不断探索和突破。
1977年生于陕西商洛,现生活、工作于北京、纽约。曾获得 2019年中国金熊猫杰出摄影艺术家奖,2016年英国保诚亚洲当代艺术奖提名,2013年色影无忌中国年度新锐摄影师大奖,同年入选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2011年获得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奖,2010年获得Global Times 2010国际风尚年度新锐艺术家大奖,2009年获得亚洲主权艺术奖提名奖,同年获得丽水国际摄影大奖。
本次,“面具‘误’”展览第四幕“掩面·遮蔽”中展出了艺术家张巍的四幅作品,均出自其《人偶档案》系列。《人偶档案》系列作品延续了其早期作品如《无聊日记》、《临时演员》和《人工剧团》中对“人”的深刻探讨。他拍摄了大量的人物素材,用电脑拼贴的方式虚拟了一个类似玩偶的团体,有明星和政治人物等形象,再通过精细的图像处理和色彩调整,使得这些拼贴作品在视觉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协调。
但比起之前的创作,《人偶档案》系列更加注重场景的设置和构建。张巍通过多人物的场景设置,将熟知的图像进行转化,他将这些身体零件寄寓在某一个看似真实的赝品图像里,夸大其戏剧成分,并通过这种制造来组成一个虚幻的帝国。这种场景设置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叙事性,也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和沉浸感。
这一系列作品通过重新编码,复原来自网络搜索的历史文献、电影截图、古代绘画、经典纪实摄影等素材资料。由玩偶团体来模拟人、事件和行为,篡改原有的现实模型并摧毁“合理性”,在错乱时空中,构成一种虚假的文献。使其成为一部伪历史的碎片蒙太奇,即政治寓言也是未来象征,挑战观者的时空感知,引发对未来社会的深刻思考。
张巍的创作以摄影为主要媒介,但他并不满足于简单地记录现实,从小在剧团大院的生活,让他接触到了各种形式的表演艺术,这些丰富的视觉和情感体验都或深或浅影响着他的创作,他通过自创的工作方式和独有的影像语言,将摄影与计算机图形处理软件相结合,创造出一种介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独特艺术风格。例如,在他的代表作《人工剧团》系列中,张巍用拍摄的数百位普通人的图像素材片段,经过计算机软件的拼合再造,创作出具有极高辨识度的大众明星和政治人物的巨幅肖像。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艺术家高超的技术能力,更深刻地揭示了当代社会中偶像制造和身份消费的荒诞性。
张巍的作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他通过重构和篡改历史模型,用看似真实的赝品图像构建了一部荒诞的虚假档案。在这些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作品中,他探讨了身份的生产与消费循环、大众传媒对个体自我价值的塑造以及消费社会对真实性的拒绝等问题。张巍的作品让观者在欣赏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疏离感和反思。
张巍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国内外多个奖项的肯定。 他曾获得“中国摄影金熊猫奖·中国杰出摄影艺术家”奖、“英国保诚亚洲当代艺术奖”提名、色影无忌“年度新锐摄影师大奖”等殊荣。 他的作品还曾在美国纽约、芝加哥,法国巴黎,俄罗斯莫斯科,德国汉诺威、鲁尔,意大利威尼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韩国釜山、平昌,以及中国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南京、三亚等多地的艺术展上展出。 此外,他的作品还被美国《》、加拿大《多伦多星报》、德国《明镜》周刊等重要媒体报道,并被众多机构和私人收藏。
“我还试图通过这种被篡改和处理后的冷面告诫人们,其实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在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但终归都是表面的、临时的,甚至可能无意义的。我对这些虚拟构建的形象没有确切意识形态的评价,因为它或许是延异的一种方式。身体,作为灵魂的载体,一举一动,联系着内外世界,表象在《人工剧团》这组作品中被我打散、聚合,探究真相怕也只能是岩壁上的虚影而已。”
张巍的艺术实践不仅是对传统摄影艺术的挑战和突破,更是对当代社会现象和文化心理的深刻反思。他用自己的作品告诉我们:在这个由化妆术、整容手术、专业拍摄、计算机图像处理合谋构建的世界里,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而艺术的使命,就是在这混沌之中寻找真理,唤醒人们的思考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