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云岗,一座座科研楼犹如沉睡巨龙的脊梁,横卧在夜的怀抱。夜色中,306所办公楼内的点点灯火,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点亮了寂静的山谷。这里是一群青年党员的阵地,也是铸剑者奋勇拼搏的战场,更是新型复合材料诞生的摇篮。
这群心怀梦想、砥砺奋进的飞航人扛起以材料研发推动装备升级的重担,完成了多个“技术极新、难度极大、要求极严、节奏极快”的关键任务;他们高举科技创新的大旗,走出了一条从理论到实践的新型复合材料研究之路;他们秉承“团结奋进、负重拼搏、科学求实、敢为一流”的飞航精神,在科技领域的“无人区”勇毅前行。他们就是三院优秀党员突击队、306所“突破极限”党员突击队。
累计完成课题十余项、获批经费支持千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授权专利五十余项、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多项重要奖项……这是一支由13名员组成、平均年龄仅30岁、成员全部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顶尖学府的党员突击队交出的“答卷”。
当被问及为何如此“高产”时,突击队队长杨博士指了指身旁的陈博士说:“正是有许多像陈博士一样的智慧担当,我们才能够在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前沿领域不断‘开花结果’。”
“陈博士是突击队的‘小诸葛”,他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密度如同明灯,指引着材料研发的前行方向。”杨博士说道,他的思维最活跃、想法最超前,总能从独特的视角出发,为团队带来全新的思考角度。
在一次攻关任务中,突击队遇到了“硬骨头”——研制的构件服役温度要提升近300℃,工作时长要延长近两倍。正当队员们一筹莫展之时,陈博士带了破局的好消息。
“在医学上,治疗疑难杂症都讲究中西结合,我们搞研发也未尝不可啊!”陈博士结合国际尖端材料制备技术与突击队其他队员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深入的融合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材料研制方案。这一“中西结合”的灵感闪现,为提升现有材料性能开辟了新途径,为攻克任务短线点燃了新希望。
随后的日子里,团队迅速制定出一套新型材料的性能升级策略。优化后的材料配方不仅可以使产品各项参数达到技术指标要求,还同时满足了航天产品轻质减重的密度追求。
这种高效的决策和创新模式,在突击队中屡见不鲜。突击队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之中,成功研发出多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创新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除了灵光闪现,“师带徒”也是突击队创新发展的制胜法宝,他们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传帮带”作用,秉承“达者为先、言传身教、师徒相长”的优良传统,培养着为祖国航天事业接续奋斗的后备力量。
有一次,突击队突然接到了来自设计方的紧急修改意见。新计划改动很大,对材料性能和产品成型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突如其来的改动令人措手不及,停工改进则无法按期交付。面对紧张的研制周期和棘手的设计变更,突击队中的“老党员”李博士带着团队开始了不分昼夜的攻关。
“虽然任务艰巨,但是李姐总是很耐心地教我,不厌其烦的回答我各种‘幼稚’的问题。”突击队员小孙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对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老师父”充满了敬佩。
随后的日子里,李博士带着小孙评估设计变更、分析实验数据、提出优化方案……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倾囊相授。
“当‘第一次’慢慢地变成‘每一次’,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师父领进门’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的力量。”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跟任务的经历,小孙至今记忆犹新。
在突击队“老师父”们的悉心指导下,只用了2年光景,小孙便迅速成长为突击队的中坚力量。“小孙”的称谓也被“孙博士”取而代之,那个曾经在师父庇护下成长的青年也变成了别人依靠的坚实臂膀。
“传道、受业、解惑,是师父教我的,我也有责任将这份传统保持下去。”孙博士看了看身旁的徒弟,仿佛看到了2年前的自己。
沐鸣
除了薪火相传,团队里的“老师父”们还积极为青年“搭台唱戏”,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青年党员们在重要课题研究、重大项目实施中锤炼实践能力,在前沿科技论坛、各类学术交流中开阔眼界视野,在前辈们精心培育的“成长沃土”上,蜕变为三院十佳飞航青年、306所优秀员工。梯队建设逐步释放人才红利,人才雁阵持续助推创新发展。
回望过去十余载的攻关与创新历程,“突破极限”党员突击队已成功研发出十余种系列化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相关技术成果为重要产品的研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材料技术,突击队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向着科研领域更难、更险的高山挺进,唱响突破极限的凯歌。